資訊頻道

首頁>咨詢頻道> 新聞聚焦 >未來社會是非智力因素的競爭——寫在ChatGPT新紀元之際

未來社會是非智力因素的競爭——寫在ChatGPT新紀元之際

  發(fā)布時間: 2023-05-18      瀏覽量:1390
未來社會是創(chuàng)造力和想象力的競爭,是智慧和體驗的競爭,是領導力、擔當力、責任感的競爭,是獨立思考的競爭。教育是什么?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斯金納曾在《新科學家》雜志上發(fā)表過這樣的言論:“當把學校教給的一切知識都忘記之后,剩下的就是教育。”后來,愛因斯坦引用了這段話,他是這樣說的:“我們的生活就是運用剩下的內容去思考,去迎接并戰(zhàn)勝困難,去開創(chuàng)我們的事業(yè),去追求我們的美好生活。”

那么,“剩下的”是什么呢?

ChatGPT對教育提出嚴峻挑戰(zhàn)之際,我們可以看出“剩下的”就是學習力,即誘發(fā)學習的注意力和好奇心、驅動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、保障學習的決斷力和習慣、維持學習的自覺性和堅持性、優(yōu)化學習的計劃性和條理性。對內,是內省與糾錯、思維的靈活性和獨立性;對外,是溝通與合作、人類的榮譽感和責任感。而這些大多指向非智力因素。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需要、興趣、動機、理想、信念、世界觀、情感、意志、氣質、性格等,它對學習起著激發(fā)、調節(jié)、控制、維持等作用,是構成學習等活動的動力系統(tǒng)。國內外許多教學研究統(tǒng)計資料表明,對于絕大多數(shù)學生而言,學習的好壞,20%與智力因素相關,80%與非智力因素相關。


誘發(fā)學習的注意力和好奇心


注意力是指人專心于某一事物或活動時的心理狀態(tài),具有定向、組織和調節(jié)等作用,包括聽覺注意力、視覺注意力、動覺注意力等。

好奇心是個體遇到新奇事物或處在新的外界條件下所產生的注意、操作、提問的心理傾向,是個體尋求知識的動力,是創(chuàng)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。作為一種內在動機,它既具有認知性特征,能夠引發(fā)個體的探索行為,又具有情感性特征,可以使個體從探索中獲得愉快的體驗,有助于學習活動的有效進行。

英國著名化學家、物理學家約翰·道爾頓青年時期曾在圣誕節(jié)前夕給媽媽買了件禮物——一雙棕灰色的襪子,可是媽媽卻質疑為什么給她買了一雙櫻桃紅色的襪子。道爾頓對媽媽的問話產生了極大的疑問,于是跑去問周邊的人,除了弟弟與自己的看法相同外,其余的人都和媽媽一樣,說這雙襪子是櫻桃紅色的。道爾頓覺得這件事非同尋常,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。道爾頓沒有放過這一偶然的發(fā)現(xiàn),他不但仔細分析了自己的體驗,還對周圍的人做了各種調查研究。在此基礎上,他又經多方考查驗證,寫出了一部科學著作——《論色盲》,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發(fā)現(xiàn)色盲癥的人。


驅動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


主動性是指人在完成某項活動的過程中,來源于自身并驅動自己去行動的動力強度,包括主動參與、主動探索、主動發(fā)現(xiàn)、主動學習、主動思考、主動適應、主動交往和主動獻愛心等行為品質,經常表現(xiàn)為熱情、進取、樂于嘗試、敢于冒險等特點。有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主動性是學習最關鍵的因素之一,對學習成績的影響最大。學習動機越強的孩子,學習目標也越明確,就越能推動他為自己的目標而努力學習。學習動機還會影響學習效果,能讓孩子更專注地投入學習活動,更積極、主動地探索學習方法。尤其是內部學習動機,即“我要學”的觀念,對孩子的學習影響更加持久。

積極性是以興趣、情感和意志為心理機制的。興趣分為兩種,物質興趣和精神興趣。物質興趣主要是指在飲食、居住、衣著、金錢等物質生活方面的興趣,過度追求物質興趣,容易變得貪圖感官享樂,玩物喪志。精神興趣主要是指對科學、藝術、人文等方面的興趣,無關乎功名利祿,只關乎內心歡喜,追求和發(fā)展健康向上的精神興趣,就會遇見那個生命狀態(tài)更美好、更開闊的自己。

家長千萬不要隨意將孩子的興趣扼殺掉,而要加以引導。有個孩子講:“媽媽,這里有好多螞蟻?!彼膵寢屨f:“寶貝,你喜歡看螞蟻?它們從哪里來,又要到哪里去?為什么從這個地方爬到另一個地方?與地勢高度和天氣變化有沒有關系?”于是這個孩子做了更多觀察。這個孩子就是《昆蟲記》的作者法布爾。


保障學習的決斷力和習慣


決斷力取決于性格,屬于具有智力成分的非智力因素。性格能夠影響、滲透個性的其他部分,改變消極成分,鞏固發(fā)展積極成分。比如誠實、勤勞、做事認真、一絲不茍的性格,容易讓人謹小慎微、優(yōu)柔寡斷,而正直、勇敢、熱情、開朗的性格,容易使人果敢、獨立、開放。

家長對孩子的管教態(tài)度和教育方法不同,也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品質。例如:家長對孩子過分地照顧和保護,孩子的性格多半消極、依賴,缺乏獨立性和忍耐力,不適應集體生活,遇事膽小;家長對孩子缺乏撫愛,孩子的性格容易變得冷淡,缺乏熱情甚至形成壓抑、怪僻的性格;家長對孩子采取嚴格而又民主的態(tài)度,孩子的性格特征大多表現(xiàn)為熱情、直率、活潑、獨立、大膽、自信,既不屈服權威,又懂得尊重他人??梢?,家庭環(huán)境是熏陶孩子性格特征的熔爐,良好的性格特征,要靠家長的熏陶和培養(yǎng)。

習慣是指個體在一定情境下自動地去進行某些活動的特殊傾向,是一種后天獲得的趨于穩(wěn)定的動力定型。習慣一旦養(yǎng)成,會使行為自動化,不需特別的意志努力,也不需別人的監(jiān)控,在什么情況下就按什么規(guī)則去行動,成為支配人生的一種力量。生活習慣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組成部分,主要從以下兩方面影響著孩子的學習成績。其一,生活習慣與學習習慣相輔相成。孩子在學前階段的生活習慣越好,在小學階段越容易養(yǎng)成良好的學習習慣。早期不良的生活習慣會增加良好學習習慣建立的難度。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助于孩子屏蔽外界的各種干擾,更專注于當前的學習任務,從而提高學習效率。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旦養(yǎng)成,在任何時候、任何場合,孩子都能比較容易進入學習和思考的狀態(tài)。其二,良好的生活習慣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。各種調查研究都證實,吃好早餐能夠給孩子的學業(yè)成績帶來極大好處。因為一頓營養(yǎng)充足的早餐,可以讓孩子舒服、愉悅地迎接新一天的學習活動,孩子的精力更充沛,大腦工作狀態(tài)更穩(wěn)定。


維持學習的自覺性和堅持性


自覺性是指個體自覺自愿地執(zhí)行或追求整體長遠目標任務的程度。在工作學習乃至個人生活上的積極認知、熱心、熱情、投入,是相應人員具有相應自覺性的表現(xiàn),比如學生放學后不用家長和老師催促就可以自覺完成作業(yè)。而在工作學習乃至個人生活上的消極認知、冷淡、厭倦、懶散、逃避應付,則是相應人員不具有相應自覺性的表現(xiàn),比如對學習等活動認識不深刻,不能獨立去做事,容易受到別人意見的左右或抵制不住誘惑。

堅持性是指在百折不撓地克服困難中所表現(xiàn)出來的意志品質,即毅力。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安杰拉·達克沃思曾對數(shù)以千計的高中生進行調研,并跟隨西點軍校、國內一流大學等進行觀察和分析,她發(fā)現(xiàn):無論在何種情況下,比起智力、學習成績或者長相,堅毅是最為可靠的預示成功的指標。因為它能保證孩子對長期目標的持續(xù)激情及持久耐力,不忘初衷、專注投入,并在這一過程中自我激勵、約束和調整。


優(yōu)化學習的計劃性和條理性


計劃性是指對有關將來活動做出決策所進行的周密的準備工作。條理性是指有規(guī)矩、有邏輯、不混亂,是頭腦的清醒與主次的取舍,也是組織協(xié)調能力的表現(xiàn)。一個缺乏計劃性和條理性的孩子,即使很有天賦、很聰明,也會因拖沓、散漫、管理不好時間,導致真正重要的事情要么沒時間做,要么做得差強人意,最終變成一個低效率的孩子,失去本該屬于自己的成就。

缺乏計劃性和條理性的孩子常有的表現(xiàn)是:丟三落四,總是整理不好自己的書包,上課時總是差一支筆,回家后總是差一本作業(yè),對事情不仔細安排,總是等著父母去幫助自己;做事不能形成閉環(huán),只顧開頭,沒有結尾,不會對整件事情做通盤考慮;隨心所欲,所謂的“走到哪里黑,就在哪里歇”,他們不在乎在某個時間段該做些什么事,而是現(xiàn)在樂意做什么就做什么,沒有輕重緩急之分。

做事有計劃性和條理性的人,將會擁有以下優(yōu)勢:有清晰的計劃,知道自己做什么、必須做什么;明確待辦事項和總體目標之間的關聯(lián)性;不會浪費時間尋找東西;能夠更好地集中精力;避免在不相干的事情上浪費時間和精力;遇到突發(fā)事件時,有更好的應對能力;能夠更好地協(xié)調工作;容易養(yǎng)成自律習慣;合理應對繁重的工作,工作效率高。缺乏計劃性和條理性的人,往往表現(xiàn)為:重復工作,拖延和混亂,浪費時間、低效率,常錯過截止時間,給人不可靠的印象。


人類的榮譽感和責任感


榮譽感是特定人從特定組織獲得專門性和定性化的積極評價后,因意識到這種肯定和褒獎所產生的道德情感。這是一種積極情緒,擁有積極學業(yè)情緒的孩子有著更高的學習興趣,愿意在學習方面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,積極探索更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,有較高的專注力,學習自主性更強,學習成績自然更好。反之,帶著消極情緒去學習,長此以往,就會對學習越來越不感興趣,不愿為學習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,稍有困難就放棄,學習專注力不夠,不會主動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,常要依賴他人的提醒。

在這個世界上,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,每一種角色又承擔著不同的責任。責任感是自覺主動地做好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狀態(tài),是一個全面發(fā)展的人必備的品質。有責任心的人一定會努力工作,不會中途放棄,能夠主動處理好分內與分外的相關工作,有無監(jiān)督都能主動承擔責任。有了責任感,才能具有驅動自己一生都勇往直前的不竭動 力,才能意識到許多有意義的事需要自己去做,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意義和價值,才能真正得到人們的信賴和尊重。

ChatGPT讓我們意識到:今天的社會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變局,過去是知識驅動,未來是智慧驅動、體驗驅動;過去以制造為中心,未來以創(chuàng)造為中心;過去追求標準化、規(guī)?;?,未來講究個性化、特色化;過去我們把人變成了機器,未來我們要把機器設計得更接近人。

未來社會不是知識的競爭,而是非智力因素的競爭,是創(chuàng)造力和想象力的競爭,是智慧和體驗的競爭,是領導力、擔當力、責任感的競爭,是獨立思考的競爭。

近兩年很多教育新政出臺,背后就是教育觀念的轉變。過去考查的更多是孩子學了多少知識、理解力有多強,現(xiàn)在更多關注的是看不見的學習力。如果把學習力視為一座冰山,水面之上是“看得見的學習力”,如知識和理解能力,而水面之下則是“看不見的學習力”,如興趣、動機、態(tài)度、策略、習慣、意志力、創(chuàng)造力。

智能時代,知識技術更新飛快,人們需要有不斷學習的能力,才能與時代相匹配。面向未來,非智力因素會唱主角,這也是貫徹落實二十大報告中強調的“素質教育”。

來源:光明社教育家




上一篇:破題職業(yè)教育“認可度”需先提升公眾“認知度”

下一篇:職業(yè)教育:大發(fā)展需要大改革